有使命感的青春更美好

文章作者:漳州农商银行文章发布时间:2016年07月12日

有使命感的青春更美好

青年总会让人与美好联系起来。无可否认,谁没有过青春,谁不怀念“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青春往往与勇敢、激情、梦想相伴,激励着他们以青春之我建设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事业,那种源自内心深处的使命感让青春更美好。 

每一代人青春都是相似的,但是每一代的青春使命都是不同的。从1911年青年学生掀起五四爱国运动,到抗日战争青年男女奔赴圣地延安;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青年工人投身祖国建设,到改革开放青年人勇于担当弄潮儿,他们身上散发出所属时代所特有的文明标向和精神气质,成为最鲜明、最活跃、最生机的时代代言人。当下的中国,正立于发展的关键时期,有挑战也有机遇。青年人不仅要有危机感,更要有使命感,要做好立根、立魂、立志、立身、立标。 

青春需要立根,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养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传承,孕育出薪火不熄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的生活处处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神奇力量,哲思理念、善言美德、人文精神无不体现在老百姓的“日用而不知”当中。青年人要从这些中华文化基因感悟道德、审美和价值,传承好中华文化的精气神,不断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青春需要立魂,积极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全民的最大意识认同公约数,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凝聚中国力量的最坚实基石。青年人的使命感必须同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结合起来,以深刻的行动和轩昂的形象,表现出当代青年人的积极进取的思想、审美和情感,认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青春需要立志,为民族伟业贡献一份宝贵的力量。青年人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美好的生活属于青年人。“互联网+”的时代,个人的价值得到极大的重视,青年人实现梦想有了更好的创业风口、文化氛围和科技基础。青春的创业史、发展史、成就史离不开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青春的志向注定要与与家国相伴。 

青春需要立身,发扬工匠精神去创新去创造。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注意力投入,不仅是物质产品的质量保证,也是精神内容的品质保障。无论是创新还是创造都离不开时间的积累,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在任何时代都有意义。所以,青年人既要诚实劳动获得价值实现,还要以工匠精神去赢得事业精进和跨界发展。 

青春需要立标,把握时代趋势开拓国际视野。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青春的中国必然是放眼全球的中国,中国的青春必然呈现在世界的交流互鉴之间。青年人的的人生立标,不应局限于国内的小圈子内,而是要能拥抱世界、兼容并蓄、互联互通。立标的过程有青年人奋斗的一面,更重要的是还有看到差距短板、学习先进经验的另一面。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下一段征程最终需要青年人来接力。青春是个人塑造人生、成就梦想的重要时间段,青年人的使命感必须同理想信念结合起来,方能让青春绚丽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