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影院”许可制是多赢之举
文章作者:漳州农商银行文章发布时间:2015年03月12日
“私人影院”许可制是多赢之举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日前发布关于规范点播影院、点播院线经营管理工作的通知,对点播影院、点播院线申报、管理等提出具体要求。其中规定,申请成立点播影院,除工商注册信息外,应当明确隶属院线、所用点播影院计费系统和放映系统设备等信息,经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电影主管部门批准,获得专项电影放映经营许可证。
规范点播影院的发展,可谓正当其时。点播影院,又被业内称为“私人影院”,这种影院其实更像KTV包间,静谧而私密,电影比较新,种类比较多,且可自主点播,行动也自由,在沙发上躺着都把电影看了,且可以一连看好几部,据说有观众一口气看完7部《哈利·波特》,大呼过瘾。故而,其成为不少都市白领在约会、聚会时的娱乐新宠,生意往往不错,尤其是在学校和商圈周边,周末人气更旺。既然有这种市场需求,且是合法合理的需求,有关部门就该正视这个新生事物,予以规范发展。
要让“私人影院”规范经营,实行院线制度、审批制度以及专项电影放映经营许可制度,大有必要。
目前,“私人影院”身份不明、定位不清,似乎可以随便开。就像当年热极一时的录像厅一样,经营方五花八门、五行八作,水吧、网吧、咖啡厅、酒店、餐饮经营者等等,都在涉足其间,跨界经营。有媒体粗略估计,全国“私人影院”数量过万家。体量如此之大,却因为身份不明、定位不清,而难以落实监管责任,得不相关部门的有效监管,极可能披着“私人影院”的外衣,以“私密性”为卖点藏污纳垢,成为权钱、色情交易的“好去处”,从而让原本潜力满满、需求旺盛的朝阳产业误入歧途,走上不归路。
而且,“私人影院”从出生开始,就沦为盗版侵权的重灾区。因为它们并不具有放映影片的资质,为经营谋利,除了购买影碟、视频网站下载、电视盒子点播之外,还有经营者采取盗录、非法买卖、非法引进等手段获得片源,不怎么花钱就坐收渔利。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这些行为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也违反了今年3月正式实施的《中国电影产业促进法》之规定“与电影有关的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如果得不到有效规范,版权问题恐会成为“私人影院”发展的最大“绊脚石”。
相关部门发布了关于私人影院的管理规定,填补了监管空白。除了要有营业执照之外,“私人影院”要经县级电影主管部门批准,获得专项电影放映经营许可证,这就解决了电影放映资质的问题;一定数量的点播影院可成立省内或跨省点播院线,各点播影院应当明确隶属院线,这就解决了“私人影院”的正版电影拷贝渠道和行业内管理机构,而且,成立点播院线有利于它们抱团做大做强。
仓廪实,文化兴。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既有行规又有监管的“私人影院”,不仅可以延长电影的盈利周期,自身也能行稳致远,还能让公众享受到更好的视听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