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教育宣传周 | 这份金融消费风险提示请查收!
文章作者:漳浦农商行01文章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3日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变革,消费者在金融消费过程中面临的风险也在增加,为帮助消费者群体树立合法的消费观念,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防范金融消费风险,现在做以下风险提醒:
01 防范个人信息泄露
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注意保管好个人重要证件、账号密码、验证码、人脸识别等信息,不设置过于简单的银行账号密码,不随意签字授权,不签订“空白合同”。对不明的电话,短信,网络推销,时刻保持警惕,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不在可疑网站提供个人重要信息,防范信息泄露风险。
02 远离非法集资活动
非法集资常常打着高额回报、低风险的幌子吸引投资者,往往利用这种诱惑性宣传吸引投资者上当。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理性看待投资,判断高额收益来源是否合理,不要被眼前的利益冲昏了头脑,一旦发现自身可能卷入非法集资行为,要及时抽身,不能心存侥幸。
03 警惕新型诈骗陷阱
在涉及资金往来时,一个“声音很熟的电话”、一段“貌似熟人的视频”都可能是不法分子的诈骗套路,消费者应提高警惕,了解新型技术风险、识别诈骗套路,核实对方身份,警惕新型诈骗陷阱,如不幸遭遇新型诈骗骗局,切忌自乱阵脚,要保持冷静,第一时间联系发卡银行将银行卡挂失止付,避免损失进一步扩大,同时保留好相关证据,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04 识破“虚假代理”幌子
若消费者对金融机构的产品或服务有异议,可以通过与金融机构平等协商、申请纠纷调解、诉讼等正规途径解决。切勿轻信社会上“停息挂账”“征信修复”等宣传广告,不要把个人信息轻易提供给“虚假代理”,更不要参与编造虚假信息、伪造证明材料等“恶意”投诉行为,以免造成个人信息泄露和财产损失。
05 树立科学消费观
根据自身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做好收支筹划,树立量入为出的理性消费观念,科学安排各项生活支出。如果确有借贷需求,选择正规金融机构,通过正规渠道获取金融服务,远离不良校园贷、套路贷等不良网络贷款,高度警惕不法分子的诈骗诱饵。贷款签约前,要知悉贷款的息费标准、期限、还款方式等重要信息,警惕一些机构或平台所谓“免息”“零利息”的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