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行社动态

我眼中的老张

文章作者:政和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文章发布时间:2016年11月23日

我们都喊他“老张”。同他的称谓相符,他今年已经了53岁了。据老张自己回忆,他已经在信用社工作了三十余年。从最早村里的信用站开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做过会计,出纳,信贷;他见证了农信一次又一次的改革、创新;他见证了农信的生存,发展,兴盛。他就是这样一个同事,一个工龄比我的年龄还长的老农信。

老张是一个特别逗的人。他向来乐呵呵的,好似人生从来没有什么烦恼,好似生活从来没有你以为的艰难,好似所有的不愉快都没有什么大不了。作为一个乡镇的老农信,大部分来办业务的顾客,无论老小,他都像朋友一样亲切。洪亮的嗓门,热情的笑脸,温情的闲聊,常常能引来一些空闲的顾客来填补没有业务的营业厅,欢声笑语替代空荡的安静。他就像是人脸门面,他常说“既然我们在信用社工作,我们说的话,做的事,都代表着信用社的脸面。”他就是这样一个同事,一个让我觉得生活处处是阳光的乐观派。

老张是一个特别正直的人。从他开始信用社的工作之后,他就守着信用社度过了这漫长的岁月。三十几年未曾旷工,未曾迟到,守库、值班未曾掉以轻心,我在他身上看到了责任感,看到对待工作该有的兢兢业业。因为家在当地的原因,所有节日的值班表上,他的名字成了必选项,他也未曾抱怨,他说“你们年轻人需要玩乐,应该给你们多些时间”。但是他也有自己的娱乐,最爱打麻将的他愿意牺牲自己的麻将时间来值班守库,把更多的时间让给我们。干净整洁的营业厅,擦得透亮的玻璃,全是他弯腰一上一下、一左一右的劳动结晶。他就是这样一个同事,一个负有责任感,愿意自我牺牲的同事。

老张也是一个特别善良的人。入社两年多,他向长辈一样照顾着我们,关心我们的生活。逢年过节,总是邀请我们这些回不了家的同事们到他家吃饭。有一回为了某项工作需要加班,下班后我便接着在营业厅内工作,老张主动到小吃店为我点了一碗面。当他端着那碗热腾腾的面送进营业厅的时候,我险些热泪盈眶,每一口吃下的都是温暖。对待顾客亦如此,曾经一位女顾客带着几千元钱来存定期,遗憾的是我们发现里面掺杂着一张一百元的假币。当我们告知顾客那张假币需要没收的时候,顾客眼眶泛红,心疼又不情愿。我们向顾客解释假币没收是规定,顾客依然闷闷不乐,不能释怀。当所有没收手续办完后,只见老张走到那位顾客面前,从自己的口袋里掏出一张鲜红的一百元人民币递给顾客。现如今我依然清晰记得当时自己震惊的程度,老张说“规定就是规定,但她也是可怜人,家里条件也不好,辛苦做活却被人冤了一百元,这一百元对我们来说可能就是一张人民币,对她来说是血汗”。他就是这样一个同事,一个善良得有点“傻”的人。

老张还是一个特别勤劳的人。由于上了年纪的缘故,每每遇到考试,退化的记忆力便令老张苦不堪言。为了通过银行从业资格考试,光是公共基础这一本书,老张便来来回回翻了十几遍,才最终得以通过考试。那本浸透着汗水和艰辛的书本,成了老张的励志史,也成了我敬佩和崇拜老张的标志物。他就是这样一个同事,一个以勤补拙的老同志。

他就是我的同事张瑞权,一个亦师,亦父,亦友的农信人。他的精神将成为我未来人生道路上的一条指引,向着那太阳,满地尽是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