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增量连续5年全省第一!原来这才是农信社高速发展的最强驱动力
文章作者:尤溪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文章发布时间:2016年12月31日
福建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党委主动适应新常态,提出初心不忘,行稳致远,提升核心竞争力,着力打造以农为本、让人信赖、受人尊重、队伍优秀的“四好银行”这一战略思路。基层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7953名党员冲锋在前,示范引领,2.1万多名员工砥砺前行,创下不菲业绩。
福建省第十次党代会胜利闭幕之际,福建农信再传“好声音”——
1-10月,全省农信系统实现两大突破:
各项存款突破5000亿元,达5159亿元,存款规模位居全省银行业第二,储蓄存款增量占全省银行业增量的43.8%,存款增量连续5年位居全省银行业第一。
各项贷款突破3000亿元,达3037亿元,较去年底增加了221亿元;其中,涉农贷款占比达75.1%,高出全国农信系统12.8个百分点。
今年初,面对经济下行压力,福建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党委主动适应新常态,提出初心不忘,行稳致远,提升核心竞争力,着力打造以农为本、让人信赖、受人尊重、队伍优秀的“四好银行”这一战略思路。基层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7953名党员冲锋在前,示范引领,2.1万多名员工砥砺前行,创下不菲业绩。
11月29日,福建省联社党委召开党委中心组(扩大)会议,学习传达贯彻省第十次党代会和省委十届一次全会精神。福建省第十次党代会代表、福建省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余军表示,全省农信系统要紧紧围绕“再上新台阶、建设新福建”中心任务,坚持以加快发展为第一要务、以支农支小为第一责任、以防控风险为第一任务、以改革创新为第一动力、以加强党建为第一保障,找准坐标定位,扎实推进工作,充分发挥农村金融、普惠金融、民生金融三支主力军作用,打造“四好银行”,为建设新福建贡献农信力量。
据悉,福建省联社党委已成立规划编制小组,着手研究自身在“再上新台阶、建设新福建”中的坐标定位。2020年,全省农信系统再上新台阶的主要目标为:
总资产突破万亿元,存款余额、支农支小贷款余额和为民服务网点等三项指标居全省银行业首位,风险防控、资本利润率、电子交易替代率等三项指标居全国农信系统前列。
请看,以下来自基层农信社共产党员的生动实践,他们都佩戴着闪亮的党徽跋山涉水,走村入户。
长汀:榜样力量
推动“党员信贷快车”
在全省农信系统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当代“愚公”戴国榕的精神再度闪光。
在长汀老百姓的心中,长汀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原党委书记、理事长戴国榕是不折不扣的农民儿子。只要一到农村,他就有与农民谈不完的话题,农民有什么困难,只要找到他,他就会尽其所能帮助解决。到省城开会、办事,他不坐小车坐班车,不住酒店住培训中心;他一年365天几乎无休,即使身患重病、行动不便还要来上班。
凭借着一股“傻”劲、“啃”劲与“闯”劲,面对家底薄、效益差等重重困难,戴国榕愣是把一个连年亏损的基层农信社,于2005年在全省第一家创立统一法人联社,打造成全省农信系统“十强十佳”。
6年前,因积劳成疾,58岁的戴国榕把生命献给了一生最爱的农村金融事业。但戴国榕的事迹和精神一直在农信系统传颂,激励着农信系统员工。
“戴国榕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生动地诠释了忠诚、干净、担当的真正内涵,诠释了‘四讲四有’的合格党员标准。”6月20日,福建省联社党委研究决定,在全省农信系统广泛、持续、深入开展向戴国榕同志学习活动,向先进典型对标看齐做合格党员。
↑图为长汀联社挂钩帮扶四都镇上蕉村林下经济灵芝种植。
地处“红色摇篮”的长汀县农信联社率先行动,大力开展“学党章、戴党徽、树形象”活动,引导全体党员弘扬老区苏区精神,亮身份、当先锋、做表率。党建工作凝心聚力,让农信人胸前佩戴的党徽始终在长征出发地的每个角落闪光,照耀着新长征路上的每一个进程,实现了党建提升、业务发展、群众满意的多赢局面,成为全省农信系统党建基地和“四好银行”样本。
长汀县联社基层党支部发挥点多面广、贴近乡村的优势,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在柜台设立了52个“戴国榕金融示范岗”,主动承担起全县95%以上涉农贷款的办理,惠及33378户农户,受益群众占到全县人口的三分之一,并对贫困户建档6306户,贫困户建档完成率100%。
他们还创新推出“党员信贷快车”工程,以解决农村党员贷款难为突破口,充分发挥信贷资金优势,努力构筑党员信贷“绿色通道”,累计发放党员信贷快车贷款2.97亿元,受益困难党员1861户,占全县党员总数的8.13%,有效发挥了农村党员带头创业、带民创业的示范作用。
在榜样力量的推动下,在党员干部的带领下,长汀县联社再创佳绩。截至10月底,各项存款比年初增长17.46%,各项贷款比年初增长10.32%。助学、助医、助居、助行等民生工程的授信总额占比达到历年最高。
寿宁:“拎包银行”
为民服务垄上行
寿宁县犀溪镇武溪村青年魏城经营一家水泥店,因资金拖欠及运费、搬运费用高等造成资金周转不灵,十分烦恼。不久前,当地农信社“垄上行”金融服务队进村服务,他办理了“富民卡”,并申请了10万元的“宜家贷”,手续简便,资金很快到账,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魏城经营的水泥生意活了,全村的经济也活跃起来。在农信社开展“垄上行”的2个月来,武溪村民共有30人申请“富民卡”,手机银行新开户39人,开通短信银行72人。
“垄上行”金融服务队,已成为最受寿宁农民欢迎的乡村新风景。
↑图为寿宁联社“垄上行”金融服务队送金融知识上门。
寿宁县地处闽浙两省交界处,是闽浙临时省委、闽东苏维埃政府所在地,这里山峦起伏,沟壑纵深,多数建制村与自然村都分散在大山深处,道路崎岖、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经济落后,是闽东扶贫开发攻坚拔寨的一块“硬骨头”。
为了方便边远地区农民,近年来,寿宁县农信社布设了离行式自助网点9家、CRS自助机具45台,创建“阳光信贷”业务受理点52个,普惠金融便民点227个,成为当地唯一实现县域内乡镇物理网点全覆盖的金融机构。
为助力贫困地区早日摆脱贫困,让普惠金融服务更接地气,今年8月,寿宁县农信社党委专门成立了“垄上行”金融服务队,党员带头走村入户,开展定时定点及服务上门、建档上门、宣传上门“三上门”流动服务。
“垄上行”金融服务队统一配发一个背包、一台PAD、一本日志、一份台账、一套宣传册,通过“网点摸底、对接服务、行动准备、进村入户、回访跟进”五个步骤,以“拎包银行”的方式零距离开展“支农支小”金融服务。
金融服务队送金融知识上门,推荐阳光信贷、手机银行、富民卡等优质产品,收集农户金融服务和信贷需求新情况,进一步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赢得了群众认可。
短短两个月,“垄上行”金融服务队足迹已遍布全县40多个乡村,累计驻村服务63个工作日,现场办理“富民卡”298张,达成贷款意向123户,为群众办理存折换卡、短信银行、社保卡激活、电费代扣代缴等共计1229户。
屏南:党团联动
精准扶贫
“有了精准扶贫贷款授信意向书在手,我随时到信用社都可以借到款了,明年开春的种菜资金终于有了着落,而且利息还省了不少。”屏南县屏城乡上凤溪村贫困户张景行满面笑容地说。11月9日,屏南农信联社在上凤溪村召开授信精准扶贫发放会,向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授信46万元。
屏南农信社网点大多在乡镇。近年来,大学毕业生不断充实到农信队伍,为企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但也存在农信“背包银行”精神弱化的问题。
↑图为屏南联社志愿者参加党团联动活动,到农信书屋赠书。
2016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第一年,如何引导青年员工转变作风,增强凝聚力?屏南农信社党委秉承“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精神,充分发挥党建带团建联动机制,党支部积极带领团总支中的优秀员工开展学习教育及相关活动,通过学思联动、新老联动、内外联动、业务联动等方式,提振精气神。通过党委班子、支部书记带头讲党课,加强理论学习,邀请老党员作报告讲述老一辈农信人在艰苦环境下吃苦耐劳、坚守底线的事例,深化党员志愿服务行动、带动青年员工走村入户,联合有关部门举办“精准扶贫·助力青年创业”现场会等,增强员工的使命感、责任感、荣誉感,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水平。
张景行家主要收入靠种植蔬菜,因家人患病,入不敷出,一直无资金扩大种植规模。类似这种情况的在农村不止一户。农信社组织人员对12个精准扶贫示范村精准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摸底调查,采取“建档、评级、授信、收集材料”四同步形式整村推进,发放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贷款授信意向书,实行预授信,贫困户急需资金时立即发放贷款。至10月末,建档立卡贫困户2203户,覆盖面100%,并向710户贫困户投放了4500万元贷款。
农信社还首创“福泽卡”,凡年龄在22至55周岁,信用状况良好,无赌博等不良嗜好的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都可申请。由自然人提供连带责任担保或县小额信贷促进会负责推介并提供担保,额度5000元至2万元,执行扶贫再贷款利率,三年使用,随借随还。至10月末,共发放“福泽卡”419张,授信682.5万元。
一流服务创下一流业绩。至10月末,屏南农信社各项存款18.40亿元,增幅22.64%,存款市场占有率32.53%,位居当地金融机构第一;各项贷款余额12.46亿元,增幅为13.16%,涉农贷款占比93%,位居当地金融机构第一,有余额贷款户数16965户,较上年同期增加6320户,增幅60%。
宁化:续写新长征
路上的新故事
“农信社的3万元扶贫贷款让我今年有望脱贫了!”宁化县治平乡泥坑村村民黄泽民兴奋地说。黄泽明妻子残疾,没有劳动力,家庭贫困。宁化农信社主动上门,向他发放了3万元贷款,帮助他开了家水果店。
红军长征出发地宁化,是福建省23个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有贫困村70个、贫困户4832户。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宁化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党委提出,弘扬长征精神,着力打造一支“能吃苦,吃得苦,愿吃苦”的农信铁军,全力帮助贫困县打赢脱贫攻坚战。
该联社共有在岗党员50名,他们利用县扶贫办提供的贫困户清单,对全辖贫困户12826人进行全面建档,并实行联社党委班子、支部分片挂点,责任到人。
↑图为宁化联社党员进村送贷。
“有些贫困户不想因贷款而增加负债,我就正面积极引导其创业,宣传信用社精准扶贫所带来的好处,慢慢地他们就接受了。”曹坊信用社主任、党员张立新说。
在办理扶贫贷款期间,胸配党徽的信用社党员们骑着摩托车穿梭在山林田地,深入每一户农户家中,无论日晒雨淋。农忙季节,他们还利用下班时间,带上便携式复印机、信贷等有关材料上门服务,甚至工作到深夜。
今年8月,宁化联社党委委员蔡光汉拎包入住治平乡督导精准扶贫工作,两天时间走访了乡政府、合作社及5个村13户贫困户,在治平乡赖屋村高峰自然村入户走访调查时,当场就为两户贫困户办理了扶贫贷款。
农信社党委班子、基层支部书记与贫困农户通过“点对点”“一对一”“一对多”等形式结对帮扶,已为30户贫困户落实具体的脱贫计划和帮扶措施。
该联社还对20万元以下的贷款实行“简易贷”,简化程序,开通审批“绿色通道”,提高办贷效率,全力满足农民朋友“造血”资金需求。
截至10月底,宁化联社共发放贫困户贷款464户,余额1398.17万元。今年新增普惠金融卡5508张,总授信3.54亿元,已用信1.76亿元。
来源:中华合作时报农村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