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纵论经济形势给农信社启示
文章作者:泰宁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文章发布时间:2016年03月10日
近日有幸通过视频会议观看了马云先生在“ 2016 浙商经济形势分析研判会”上发表的演讲。这场具有高度前瞻性、现实性的演讲给了我很大的启示,面对新形势的考验,我觉得我们农信社有必要进行适当转变,顺势而为,着力提升农信社的市场竞争力、社会影响力和持续发展力。
一、理性看待经济形势
众所周知,由于诸多原因的共同作用,当下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因此而受到影响。信用社也不例外,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也面临着因经济形势不景气所造成的不良贷款率上升,贷款规模停滞不前的考验。但我觉得我们农信社并不应该因经济不景气而对企业的发展抱有悲观的态度,马云先生在演讲中谈到 “经济形势好与不好启示跟你没什么关系,好形势下烂企业有,坏形势下好企业也多得是,中国最好的企业绝大部分都不是在好形势下出来的”。我们应用理性的态度去看待经济形势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首先信用社基础好,所面临风险较低;作为根植于农村,服务三农的金融企业,我们与其他商业银行不同,长期奉行的“小额、流动、分散”的经营理念,让我们在这次经济寒冬中,安然无恙。在不景气的大环境下,我们应继续保持审慎的经营态度,做到合规、稳健经营。
其次完善制度体系,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此次经济下行,对信用社而言是一次吸取经验教训的宝贵机会,它将平常不能暴露出的潜在风险都暴露无遗,我们可以根据自身或其他同业者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避免今后犯同样的错误,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
二、改革须有壮士断腕的决心
马云先生说“改革是不可能在好的时候进行的,改革是被逼出来的,创新也是被逼出来的”。对于农信社而言,面对不好的经济形势以及越来越多的同业竞争,农信社的经营压力与日俱增。假如我们仍停滞不前,终有会被社会所淘汰,因此我们必须进行改革。
首先对于改革,我们必须有壮士断腕的决心。改革不是纸上谈兵,正如对于国家大事而言“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对于农信社的改革,我们也需要真真正正的把改革落实到实处,把不利于新形势中发展的制度、规定改正。创新丰富农信社的金融产品,提升农信社竞争力。
其次改革也不能急于求成,要稳中求快。千里之行不可能一蹴而就,农信社的改革更多的需要耐心和坚持。我们的改革中仍有许多是不能变的,服务三农、造福民生、奉献社会的办社宗旨不能变,小额流动分散的经营理念不能变,合规审慎务实的经营态度不能变。
当初信用社因为改革而获得新生,如今我们仍要通过改革让我们勇往直前,确保基业长青。
三、韬光养晦,厚积薄发
马云先生形容当今的经济形势是暴风雨,他说暴风雨下,与其选择冒雨前行倒不如,躲着避雨。农信社亦是如此,当下形势不容乐观,我们不必为了追求业务片面的发展,而盲目扩大企业规模,这样的方式对企业百害而无一利。与其盲目发展,倒不如静下心来,韬光养晦,厚积薄发。
我省农信系统虽然通过这十年的改革努力,不断进步和发展,但与先进商业银行的差距仍是不容小觑的。无论在制度上还是产品上我们都有许多地方有待提高。这次经济形势不好,对于信用社而言,反而是一次绝好的机会,我们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努力完善制度和创新金融产品,不断缩小与同业先进商业银行的差距,让我们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作为个人而言,我们是信用社的员工,要实现伟大的农信梦,我们更加不能懈怠,我们应利用这个机会,努力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综合业务能力,无论是书本还是实践一样都不能落下。众人拾柴火焰高,每个农信员工的不断努力,农信的发展定会越来越好!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虽然目前经济大环境不是很理想,但我坚信,在逆境中农信社通过不断改革创新,定能勇往直前,不断做到令股东满意、客户满意并取得长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