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诈骗给我们的启示
文章作者:沙县农村商业银行文章发布时间:2016年08月22日
近期,全国范围内电信诈骗案例多发,山东临沂连续两起“大学生意外死亡”事件,两个年轻的生命就这般轻易地凋零,让人唏嘘不已。从这两起案件中,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社会存在的诸多问题,如个人隐身信息泄漏、电信运营商管理漏洞、防诈骗意识淡薄以及当代年轻人脆弱的心理素质等等。抛开其他方面,仅从银行柜面工作人员角度出发,我们该如何改进我们工作,让其他无辜群众能够远离电信诈骗的困扰,尽量减小受害者的损失,是我们好好思考的问题之一。
首先,严格把关个人结算账户的开销户。无论是何种方式的电信诈骗,不法分子终究还是得通过银行账户分账获利,犯罪分子不会傻到用自己真实身份开立银行结算账户,而是利用他人账户做掩护,从而避开公安侦查机关的追踪。如今在网络上明码标价出售配套个人网银的银行结算账户,说明了很多银行在实名制开立个人结算账户时过于放松,才给了众多不法分子有机可乘。如今,人民银行正在着手进一步规范银行结算账户的管理,将对实名制开立和代理开立账户方面做更详细的规定。但在规定未正式实施之前,我们依旧要严格按照《个人存款账户实名制规定》和反洗钱中有关客户身份识别的要求规范我们的柜面业务。
其次,加大宣传力度。近几年,各部门对于反电信诈骗宣传的力度有增无减,但绝大所数仅停留在LED宣传标语、口号和纸质宣传折页上,群众对于这些宣传形式已熟视无睹,起不到深入人心的实质性效果。我们可以采取多渠道、多媒体的宣传方式,如与人民银行、银行业协会或者银监部门合作,深入群众中,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更多人了解和防范电信诈骗。
最后,柜面人员要善于“察言观色”。平时在柜面办理业务的过程中,我们要多加留意行为举止异常的客户,比如神色慌张急于转账的,转账过程中长时间手持电话的,再如文化程度教低或年长客户跨省跨行的大额转账等等,在为这些客户办理业务之前,可再一次详细询问汇款用途,是否熟知交易对手,如有受诈骗嫌疑,耐心提示客户相关风险,必要时可列举相类似案例提醒客户谨慎办理。
涉及相关电信诈骗,我们为客户的血汗钱不翼而飞深感痛惜的同时,也应想想如何保证客户资金安全,为客户提供一个更好的存储环境。客户遭受大额资金损失,也将对我们银行的声誉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防范电信诈骗意识,应当根植于每一位柜面业务人员的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