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农信动态

金融教育如何走进千家万户?看福建农信的暖心实践

文章作者:省联社办公室文章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9日

金秋时节,硕果飘香,金融知识的种子也在八闽大地上播撒、生长,迎来一片丰收景象。2025年金融教育宣传周期间,福建农信围绕“保障金融权益 助力美好生活”主题,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贴近生活的金融教育宣传活动,让金融安全真正融入百姓日常。

精准宣教织密金融“防护网”

在寿宁联社鳌阳信用社常春藤老年人俱乐部,一场“重走初心路,消保县域行”活动温情开启。福建农信组织“蒲公英”普法志愿者现场开展“远离非法中介,保护个人信息”专题宣讲,还精心为当月生日的老人举办温馨生日会,将金融知识融入暖心关怀。老人们在收获甜蜜祝福的同时,以轻松愉悦的方式掌握了防范非法金融中介、保护个人信息等实用知识,现场气氛温馨而热烈,真正实现了“消保宣传有温度,金融知识入人心”。

福建农信以“防范非法中介”为核心,持续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聚焦不同群体的风险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金融教育,帮助群众识别套路、守护钱袋子。莆田农商银行走进明朗鞋业,以“案例+答疑”方式帮助企业员工识别虚假贷款与高息陷阱;闽清联社面向外卖骑手开展“警惕金融黑灰产”宣讲,发放资料200余份,现场互动热烈,切实提升不同群体的金融防护能力。

场景融入打造知识“加油站”

永安农商银行巧妙借助永安市青水乡“畲长老调解室”基层治理平台,结合当地民间借贷纠纷实例,用当地方言向畲族群众讲解合法利率范围、逾期法律后果,并耐心解答贷款流程、信用维护等实际问题。这种“调解+宣传”相结合的方式,既化解了矛盾,又普及了知识,让金融权益保护以最接地气的方式传递到少数民族群众心中,成为乡村治理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福建农信坚持将金融教育与基层治理、公共服务相结合,依托乡村、学校、企业等多元场景,打造群众身边“看得懂、记得住、用得上”的金融知识加油站。诏安联社联合公检法部门走进边城中学,开展“青春财赋觉醒计划”,增强学生防诈免疫力;建瓯农商银行联合辖区派出所深入多家企业开展宣讲,筑牢企业金融安全防线;厦门农商银行用闽南语在军营村为老人讲解诈骗手法与人民币防伪知识,让金融宣传更接地气、更入人心。

跨界出圈传递金融“温度感”

晋江农商银行巧妙设置金融知识加油站、中介骗局警示站和游戏互动区三大特色区域,在梧林传统村落打造沉浸式金融知识普及体验。参与者通过参与“防诈知识问答”“信用积木挑战”等趣味游戏收集笑脸章,兑换内含反诈手册、便携布袋等实用物品的“金融知识福袋”。活动将闽南红砖古厝的传统文化氛围与现代金融知识深度融合,让群众在游览体验中轻松学习。

福建农信通过将金融知识与地方文化、群众日常活动相结合,不断创新载体、丰富形式,使宣传既有趣味性又具实效性,让群众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提升自我保护能力。安溪农商银行于金谷溪岸艺术村打造“可游可听可互动”的金融驿站,吸引游客边游览边学习;福安联社开展直播剖析“职业背债人”陷阱;龙海农商银行自演情景剧《天上掉馅饼的陷阱》,并线上线下同步推广;漳平农商银行以书画艺术传递金融安全理念,实现知识传播与文化浸润的深度融合。

宣传周期间,福建农信共开展线上线下活动近2500次,各机构通过自有平台发布宣传内容点击量突破18万次,累计触达群众近350万人,社会反响热烈。下一步,福建农信将继续拓展服务半径,创新宣传形式,为八闽百姓筑起更有温度、更可持续的金融安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