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读后感
文章作者:平潭农商银行文章发布时间:2018年08月09日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听到享誉世界的钢琴家傅聪的演奏,想到学生时代的教科书上就有节选傅雷写给大儿子傅聪的两封家书,不禁开始好奇,怎样的家庭能培养出这么出类拔萃的人才?于是,找到一本破旧的、封面泛黄的《傅雷家书》,开始我对答案的寻找。
虽然阅读的进度缓慢,却发现这本书是我曾经错过的宝藏。《傅雷家书》收集了1954年至1966年傅雷夫妇写给远在欧洲的儿子傅聪的家信。作为中国著名的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及美术评论家,傅雷在信中谈论的文学和艺术发人深思;作为一个对外出的游子牵肠挂肚的父亲,在字里行间傅雷流露出对儿子的爱和期望,鼓励和劝勉。
当傅聪处于人生的低谷,陷入悲观低沉中,他用睿智的话语提醒孩子:“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才能廓然无果,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我们只求心理相当平衡,才不至于受伤……慢慢地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去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去分析前因后果,作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
当傅聪在社交上花了过多的时间,他劝诫道:“你的随和脾气多少得改掉一些……老在人堆里,会缺少反省的机会;思想、感觉、感情,也不能好好地整理、归纳。”“孩子,可怕的敌人不一定是面目狰狞的,和颜悦色、满腔热血的友情,有时也会耽误你许多宝贵的时间。”在他的眼中,时间是非常宝贵的,宁可自己一个人在孤独中思考,不愿意在人群中盲目地狂欢。他说:“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 ”
在挑选人生伴侣的事上,傅雷客观地剖析:“人人都有缺点,谈恋爱的男女双方都如此。问题不在于找一个全无缺点的对象,而是要找一个双方缺点都能各自认识,各自承认,愿意逐渐改,同时能彼此容忍的伴侣。”在当今社会,如果人们普遍有这样的认识,或许就不会有那么多破碎的婚姻。
在那个没有手机的年代,12年的父子通信,使那样真挚的亲情、深邃的思想得以流传下来;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文革年代,傅雷夫妇虽然遭遇许多的背叛和不实的指控,却仍然保持着善良的心,对这个世界温柔以待。正如楼适夷的《读家书,想傅雷》(代序)中所写的:《傅雷家书》的出版,是一桩值得欣慰的好事。它告诉我们:一颗纯洁、正直、真诚、高尚的灵魂,尽管有时会遭受到意想不到的磨难、污辱、迫害,陷入到似乎不齿于人群的绝境,而最后真实的光不能永远掩灭,还是要为大家所认识,使它的光焰照彻人间,得到它应该得到的尊敬和爱。
重温经典,发现一本好书带给我的帮助和思考超过我翻开它的时候所预想的。这是值得一读再读的经典文学作品,希望里面所启发的思想之光也能照亮这个时代,愿他们所流露出的对艺术诚挚而热烈的爱感染你我,让这赤子之心不再孤独,能创造一个世界,拥有许多心灵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