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我们 > 行社介绍 > 企业文化

站上讲台,成人达己

文章作者:宁德农村商业银行文章发布时间:2015年06月30日

一个好的课程“就像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触碰另一朵云,一份灵魂唤醒另一份灵魂”,每一个知识的讲授,每一种技能的点拨,都让我们不断看到自己的差距,从而不断进步、成长。只要这样的唤醒和传递不止,人人都会是内训师,人人都能传、帮、带,“成人达己”事业的实现就是一种必然。

                                         --题记

5月30日-6月1日,省联社组织了一场为期两天半的内训师培训,重点讲授内训师的特质、内训师授课技巧、内训课程开发与应用及教学辅助工具的使用技巧等内容,旨在更好地检验内训师队伍建设成效,全面提高内训师的实战能力,以进一步推动“创建学习型企业,争当知识型员工”活动走向深入。作为有幸参与培训的一名学员,我收获的不仅是知识的增长和技巧的提升,更是友谊的感动和价值观的改变。

从排斥到融合,内心的声音逐渐清晰

当一开始接到培训的通知时,我的第一反应是排斥,工作已然如此繁忙,又遇上双休日的时间,为什么要让突如其来的培训占据自己假期。再看到参训人员名单时,我的反应是异常排斥,从省联社到地方联社,从高管到基层,从精英到普通人,140多人的大阵势,比自己优秀的人太多太多,仿佛站在这些人中间就黯然失色了,连话语都害怕在对比下显得苍白无力而无法从喉头吐出。但现实往往就与想法背道而驰。一到培训基地,首先感受到的就是后勤保障人员的热情,同地区兄弟行同事的温暖。而后高强度的学习,让我完全顾不上什么叫做紧张、什么叫做害怕。每个人都以一种空杯的心态参与其中,根本分不出谁是领导,完全忘记了谁最优秀,因为每个敢站在讲台上表达自己观点的人,都是英雄,他们的身上都绽放着光芒,没有人去刁难、比较,有的只是配合、尊敬。在这种环境下,内心筑起的墙已经被慢慢分化瓦解。当障碍和隔阂都不复存在的时候,内心的声音就逐渐明晰起来,希望有一天我也能站上讲台,应对自如、挥洒如流。

从无知到理解,成人的意义不断突显

在这次培训中,有一小部分人对内训是一无所知的,还有一部分人对内训是懵懂无知的,如我。懵懂无知比一无所知更可怕,是因为它需要一个对原有知识和经验的否定、解构的过程才能去接受新的知识,并与新知识达成融合。这次培训的老师就帮助我做到了这一点。他讲课的内容实质上都以“内训师”这种职业特性为出发点,帮助我们区分了内训师和培训师在讲课技巧上的侧重点,教会我们理解培训对象的心理,巧妙结合产品及企业文化的特性“对症下药”,使内训师真正达到内训的目的,帮助我们实现自我的准确定位,是老师“成人”的意义。在授课过程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每一个休息的时间我们都将学到的知识点和心得以微信的形式上传到培训的群里面,有的甚至将老师留白的内容补充完整,并对知识点的延伸做了很好的说明,在互相分享、帮助之间不自觉地实现了“成人”的事业,收获了知识、快乐和满足。 

从孤傲到谦卑,达己的道路正在铺开

培训学员之间从不熟悉到熟悉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在不懂得如何相处的时候,我更多地是选择安静地站在人群之外。幸运的是培训过程中采取的分组对抗形式,让每一组的成员在短时间内变得更加紧密团结,我们互相请教、学习,在微信群里解答别人的疑问,在PPT制作中讨论技巧,在授课演练中点评优劣,因为知道自己的不足、得到别人的帮助因而变得谦卑好学。我们互相捧场、激励,在课前准备时争先表演节目,展示才艺、分享快乐;在分组练习中拍照摄像,留下光彩熠熠的瞬间;在通关演练时给予积极地回应和热烈的掌声,传递友好和能量。正如老师在整个培训过程中重复的那句话“你所给别人的,最终都会回到你的身上”,在我们不断地学习给予和努力付出的同时,那种反射在我们自身的提升、愉悦和满足就特别地显而易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