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线面”铺开金融服务 “小而美”奏响支农凯歌
文章作者:南安农村商业银行文章发布时间:2019年05月27日
长期以来,我行主动顺应时势发展,强化业务推进转型创新,通过转变“垒大户、傍大款”思想,转而走“小而美差异化”经营路线,以“点线面”全面结合,通过“守好三个点,抓住三条线,打造三个面”,以小见大,积少成多,将支农服务的凯歌一次次奏响。
一、守好三个点
(一)守好服务三农的出发点
我行秉承“服务三农、造福民生、奉献社会”的经营宗旨,始终不忘初心,进一步巩固农村金融、普惠金融、民生金融三大主力军地位和作用,推进乡村振兴“多、快、好、省”的发展目标。以客户信息建档为切入点,通过持续的走村入户,不断下沉步伐,扎扎实实把脚沉入田间地头,通过实行客户经理分村责任制,布设覆盖广泛的金融服务网络,建立起与客户金融需求的紧密连接。我行于2011年4月率先在全省开展客户信息建档工作,历经一期建档打基础,二期建档初应用,三期工程深转化,再到目前精准建档,建立起覆盖18.76万人的授信红榜,推进三农服务持续深化,守好服务三农的出发点。
(二)做好客户服务的中心点
我行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从网点服务、团队打造、产品创新等方面出发促进服务提质增效。一是实现服务村村通。依托全辖98个营业网,300余个普惠金融服务点,280余个自助银行,40个金融工作室,实现金融服务村村通;二是打造专业服务团队。注重队伍素质,内训外拓打造专业素质的服务队伍,其中拥有300余名客户经理,40名金融助理,26名金融顾问等,整体服务专业高效。三是强化创新强产品。建立涵盖信贷产品、电子银行、代收代缴、国际业务等多元化产品服务体系,实现与客户需求的无缝衔接。
(三)把好金融服务的目标点
一是信贷投入更多。加强涉农信贷投入,确保完成涉农及小微企业服务指标,推动信贷资源向乡村汇集,乡村客户创业融资更容易。二是服务效率更快。打造乡村金融服务“三通”格局,即机构网点“乡乡通”、便民服务“村村通”、电子银行“户户通”,为全市20万乡村客户建立金融档案,持续提升手机银行覆盖面,实现乡村客户足不出户即可办理贷款、理财、缴费等绝大部分金融业务。三是金融体验更好。进一步丰富完善“福万通”系列金融产品,因地制宜研发创新适合乡村的融资、结算、理财、代理等各类产品,全面满足乡村客户多层次、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需求。四是成本付出更省。通过减免各项服务费用,让利于民,免费为乡村居民提供社保卡、农村养老保险、农村低保、贷款贴息等财政、社保业务代理和政府惠民资金代理收缴和发放服务,做好贫困学生金秋助学活动。
二、抓住三条线
(一)坚持精准建档走好增户路线
强化政银合作,开展“惠民富农、和谐共建”精准建档活动,依托微信平台建立授信红榜。该榜通过走村入户开展精准建档以及行内大数据筛选等方式,对客户进行信用评定,为南安人民建立个人信息档案并给予客户快速贷款额度的信用榜单。该榜基于前期扎实的建档基础,对客户的资产负债等情况具有更加深入及综合性的了解。以客户信用为参照标准确定授信对象、额度、期限等要素。“上榜”客户可以在我行微信公众号自主查询信用额度,以及客户经理联系方式。若有信贷需求,即可申请“农e贷”等无需抵押的线上、线下贷款产品。截止2019年4月底已为18.76万客户建立“授信红榜”,授信金额达225.31亿元。办理农e贷25276户,授信金额19.71亿元,用信金额11.81亿元。实现了诚信“当钱花”,高效快速解决南安人民贷款难题,实现让南安人民“秒贷”用钱!福建电视台于2017年12月2日就我行授信红榜及农e贷业务进行相关报道。中华合作时报则于2018年2月8日以题为“精准建档开启新征程,一张授信红榜提质金融竞争力”进行了专题报道。该项目在泉州市2018年度经济峰会中获评年度优秀信用案例。
(二)坚持科技支撑走好服务路线
依托科技支撑,以南安地图为框架,整合客户信息建档工作成果,构建金融生态电子地图。通过附注南安全辖以及各乡镇的基本地理位置、产业发展、经济收入等情况,清晰展示南安发展状况,便于金融服务的针对性衔接。同时通过综合呈现我行存款、贷款、精准建档、授信红榜、电子银行、金融扶贫等各项业务在南安市各乡镇、各行政村的分布情况。可多维度、分区域地进行数据对比分析,实时监测、跟踪各乡镇、各行政村普惠金融业务发展情况。也为日常精准营销、进度跟踪、绩效考核、业务分析及决策等提供有力支撑,促进普惠金融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力争实现各区域普惠金融业务的均衡化发展。在强大的科技服务支撑下,我行普惠金融工作保持健康平稳有序发展,在全国农信银杯第七届中国农村金融品牌价值榜活动中,获评“全国农村金融十佳普惠金融机构”。在省联社举办的普惠金融论坛中,被指定为泉州地区唯一的“普惠金融创新实践基地”,东田及向阳支行入选“普惠金融固定观察点”。
(三)坚持产品提质走好拓新路线
强化产品整合,打造“实用性强、竞争力强、创新力强”的“三强”金融服务产品,全覆盖式对接农村金融服务需求。一是在贷款方面,强化推进农e贷、普惠金融卡、拥军贷、安居贷等产品服务乡村建设的效用,有效满足客户生产、消费需求。二是在存款方面,创新推出月多金、大额定期存单等理财产品,丰富农村理财投资渠道。三是加强产品动态管理,构建动态管理的产品服务体系。上下联动及时了解各项产品营销推进情况,做好市场、客户需求的动态采集和产品的动态对接,促进金融服务机制更具活力。
三、推进三个面
(一)全面推进安居贷整村授信
以“和谐南安,美丽乡村”为主旨,在辖内批量开展“安居贷”整村授信项目。通过“目标客户摸底—项目合作洽谈—开展授信推介会—签订项目协议—举行授牌仪式”五个步骤促进各项金融服务落到实处。目前已对412个行政村(居委会)进行项目授信,授信金额达42亿元。截止4月底已为辖内5543户提供6.2亿元的“安居贷”服务支持,贷款余额5.17亿元,不良率约0.32%,整体信贷资产质量良好,强效注力乡村振兴服务建设。
(二)全面推进各项目广覆盖
一是对辖内符合条件的行政机关、电力等企事业单位进行上门批量营销,总结推出“12345” 批量营销工作法。在信贷支持、工资代发、代扣代缴等方面为各单位及其员工提供强有力的服务支持。二是主动延伸金融服务外延,推进精准建档工作不断深入。通过实施“筑巢引凤?助力乡贤”工程,以“引进来”和“走出去”同步走的金融服务模式,打造“更加优质、更加便捷、更加专业、更加阳光”的乡贤经济金融服务生态圈,积极推动“乡贤经济”回归,加速“南安经济转化”。三是整合商户渠道优势和银行平台优势,充分发挥我行点多面广的优势,大力拓展乡村消费领域,并以“三个满足”达成“银商客”三方共赢。即满足客户消费的资金需求、满足商户资金及时回笼、满足我行客户拓展的需要。并以此带动农e贷、信用卡分期等信贷业务发展,带动电子银行、中间业务等业务的扩散式发展。
(三)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一是广覆盖推进增户扩面做好需求对接。持续有效推进精准建档工作,精准建档面达85.83%,切实把脚沉下去,把根扎进去,建立客户金融档案,同时通过动态化需求管理,实现与三农信贷服务需求的无缝衔接,助力增户扩面工作取得成效,至4月底零售贷款授信户数11.25万户,用信户数9.14万户,对比建档初期增加10余万户。二是多形式纵深推进金融助理工作。在积极发挥各支行行长作为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副组长及金融顾问效用的同时,优选40个行政村开设金融服务工作室,通过功能优化整合,建成集“金融咨询、业务办理、金融宣传、信息采集、服务交流” 等多重功能为一体的金融服务工作室。同时选派金融助理定点定期开展金融服务,主动将金融服务延伸到基层农村,充分发挥“拎包银行”行商服务效能,实现网点和服务“双下沉”的有机结合。三是广泛化巩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一方面多年来我行主动关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通过信用村、信用乡镇评选活动,在全市设立2个信用镇,154个信用村。联合人民银行南安市支行,在全市设立5个“征信知识及信用文化义务宣教站”。通过在我行微信平台加载“失信被执行人曝光台”加大失信被执行人的曝光力度,积极响应“打黑除恶”工作号召,积极营造良好信用氛围。另一方面在解决农村担保难题的路上不懈努力,先后推出同心贷、合家贷、农村增信服务公司、房保贷等,多形式破解农村贷款难题。从夫妻式担保到家庭式担保再到抱团式担保,通过不断的尝试和努力,扎实解决支农担保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