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观音不是人间富贵茶
文章作者:南安农村商业银行文章发布时间:2022年04月13日
01
有句话叫“民以食为天”,但在闽南应该加一句“民以茶为乐”它就像这里人们的一日三餐一样,一天不吃饭会饿,一天不饮茶,会觉得干啥都提不起劲。
在闽南这个地方,你随意走进一户人家,他们的家里总会有个专门用来泡茶饮茶的地方,抑或是客厅的正中间,抑或是专门的饮茶室,还有可能是庭院的小角落。茶桌、茶具、茶叶是家家户户的标配。饭点时邻里邻外遇见打招呼总说:“甲了卖?”(吃饭没)而在其他时间段偶遇则是一句:“要来加迭么?(要来喝茶吗?)
他们喝的茶叫“铁观音”,产自本地的茶乡——安溪。
02
家里的奶奶,已经有几十年的茶龄了。
作为土生土长的泉州人,她只喝得惯铁观音,也只爱喝铁观音。她会喝茶吗?我觉得她会,因为她喝了一辈子的茶了。她晨起喝茶,午憩后喝茶,会客的时候喝茶也喝茶。但你若和她谈论品茶之道,她断然是不会的。那些观茶、审茶、品茶的程序,她不甚了解。
她爱极了茶。
以前小时候和她睡一个房间,总能在凌晨五六点的时候,听到水壶咕噜咕噜地响。这时奶奶拿起茶叶盒,从里面摇出茶叶,放入大茶壶。过了一会,那茶香在便飘进我的鼻子里,让人忍不住深吸几口气,然后继续进入甜甜的梦乡。
待我起床时,总能看见爷爷奶奶坐在房前的石凳上喝着茶话着家常里短。我想他们不仅饮了清晨的第一杯茶,还听见了第一声鸟叫,感受到了清晨的第一缕风,迎接了清晨所有的美好.......
03
她总说:“铁观音不是富贵茶,普通百姓也能喝得起。”
她不舍得买任何东西,但是她却很舍得喝茶。她舍得喝茶,却不舍得喝很贵的茶。
她总爱去买那种一斤十几块的茶。一买就是十几斤,够她喝好长一段时间。子女孝敬她的好茶,都被她藏起来,客人来时,或者一家人围坐一起时再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她十分好客,因此,总能在午后看见一帮“茶友”聚在我家楼下的茶桌旁,话着家常里短。他们谈话的内容无非是某某家的小子找了个新工作,某某家的闺女马上要到县城里上学......讲琐事也聊八卦,讲到激动时喝口热茶,然后吃颗油柑,接着话闲。虽说她们不品茶也不论道,但是,
如果没有这茶,他们的聊天断然不会那么愉快的。而她们的“聚会”也总是以一句“来喝茶喽”开始。这茶让小镇的午后在慵懒中多了些热闹。
04
奶奶是个很“挑剔”的人。
家人买衣服给她,她总是会嫌这颜色艳了,这料子不够软;买鞋子她也不爱,总会抱怨鞋大了,鞋底硬了......但是买茶叶给她,她是不曾嫌弃的。无论什么季节产的铁观音,无论什么价位的,她总是乐呵呵地收下。因此,茶叶成了逢年过节小辈买给她的佳品。
每逢过年,奶奶最是开心。这时她的“茶瘾”也变大。一逢有“茶局”,奶奶她必参与,并总为“茶局”贡献好茶。
经常住二楼的叔叔在微信群里一吆喝,家人们总会不约而同地从不同楼层赶往楼下。从开始的只有两个人的“茶局”陆陆续续地围满了。有时可以一坐一大半天,期间,茶叶换了一又一泡,但是笑声,谈话声从没有断过。
你看,铁观音不是人间富贵茶,它独品有闲情,但众饮有人间烟火。
05
茶是老一辈人眼中的最佳饮品,他们用它来自娱,也用它来待客。而现在的小一辈则用“奶茶”代替了这一项功能。自娱的时候来杯奶茶,聚会时也到奶茶店点杯奶茶。
但逢年过节的时候,家里的小辈总还是乖乖地用茶待客,参加家里的“茶局”,有时候还会自告奋勇地担任起泡茶的一把好手。
铁观音给的“年味”是奶茶没有办法代替的。
也许是从小的耳濡目染,我对铁观音也情有独钟。爱喝奶茶的同时,我也爱极了铁观音。每次回家,奶奶知道我爱喝茶,总是会偷偷地塞几包她珍藏的“好茶”给我,乐呵呵地说:“这茶好啊!”待到下次回家,同她谈话时,我总要提起那茶的,告诉她,那茶是真的好啊!奶奶就会像找到知音一样高兴。然后神秘地和我说:“那可不,一泡好几百。”茶具体怎么好“喝”,我和奶奶是从不交谈的。奶奶不会表达,而我却也说不出。
只是每次喝茶的时候,我总感觉到很幸福。或许奶奶喝茶的时候也是这样的感受吧!
(后记)
这一路走来,因为爱茶,到过西湖喝过龙井,去过武夷品过大红袍,没去过云南也喝过普洱.....每尝一种茶,仿佛触摸到了产茶地的水土风情。它们总能透过它们的香气,它们的色泽,为我们诉说着点什么。我乐意在喝铁观音之余去感受这样的感受。
但日常的时候我总是喝惯了铁观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