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而不凡——记在党55年的祖父易德见
文章作者:南安农村商业银行文章发布时间:2021年06月22日
易德见,1935年11月出生,1954年4月参加工作,196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5年11月退休,1996年12月至1998年8月主持《钟山易氏宗谱》第九次续修。
坚守本分,业绩不凡
1954年4月,祖父在安溪县溪山乡(当时是尾溪、佛仔格、钟山、贞洋的合称)信用社担任会计。1957年全县农金干部、信用社干部、银行干部业务能力大比武,祖父以全县唯一满分的成绩获得第一名,业务能力突出,后来被任命为信用社主任。祖父在工作上勤勤恳恳,尽职尽责,依规守法,发动社员投资入股,筹集闲散资金存款,发放贷款支持贫困农民生产生活,有力地打击了农村高利贷的猖狂。然而,造化弄人,祖父未能在擅长的岗位上继续工作,1958年8月,调至剑斗铁厂炭区任办事员,后来转为县工交系统正式干部。1962年4月铁厂下马,祖父回乡务农。1964年4月,祖父带领民工支前公路工作,先后担任中队会计、工程队财务员。1967年担任财务出纳,1972年担任材料仓库主任,工作期间多次被评为省公路公司先进工作者。
不负众望,主持修谱
1996年,宗谱进行第九次续修。祖父由于能坚守原则,办事公平公正、条理清楚,被推举为理事会主持人。宗亲联谊办公室设在安溪县南市场,当时老家到城关尚无公交车,需要步行两公里到镇上搭车到城关,再走路到南市场,如果要到宗亲家里协调,交通就更不方便,祖父最趁手的三样工具“草帽、蒲扇、走路”。修谱事无巨细,祖父总是亲力亲为,带领理事会成员深入宗亲家中,协调并理顺关于继承等问题。祖父的耐心与细心,赢得了大家的理解与支持,历时一年九个月圆满完成了修谱工作。之后,祖父接管易氏基金会,凭着财务管理经验,以及在修谱中掌握的实际情况,对基金会条款予以改进,使得基金的管理运行更加顺畅,得到宗亲的高度赞扬。
言传身教,传承家风
祖父五兄弟的名字里有“德义、德见、德谅”,“见谅”就是“请对方原谅”,可见曾祖父对晚辈的期盼就是“仁义谦恭礼让”。祖父秉承上一辈传下来的家风,历来敦睦邻里,耕读传家,并且言传身教,后辈受益匪浅。子孙崇学重教,多有出息,儿子一辈受时代影响,有两人考上大学,而孙子一辈全都考上大学,其中多数是985名牌大学,且已有研究生三人。
现在祖父每天打卡的地方就是村部,夏天头戴草帽、手摇蒲扇,冬天身披大衣,边走边哼南音,神态悠然自得。祖父平凡得不起眼,没有什么丰功伟绩,但是每一个步伐都沉稳自若,每一件事情都掷地有声,平凡而不凡,平淡而不平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