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普惠金融,整村推进”工程,全面提升“三农”金融服务水平
文章作者:福安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文章发布时间:2016年05月18日
福安联社在省联社和宁德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以“福安人民自己的银行”为指导思想和发展根本,贯彻落实普惠金融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成立普惠金融领导小组,坚定“支农支小”市场定位不动摇,将金融服务与业务发展深度融合。通过推动“普惠金融,整村推进”工程,将金融服务的“触角”延伸至广大农村地区,提升服务“三农”,树立农信品牌形象。
2015年10月27日,首站“普惠金融,整村推进”活动在穆云乡咸福村举行,标志着福安联社全面建设“普惠金融,整村推进”工程正式拉开序幕。福安联社依托深入农村、贴近农民、惠及城乡的服务网络优势,以“普惠金融,整村推进”为载体,围绕“送服务、送产品、送知识、送优惠”为主题,为农户享受效率高、成本低的金融服务创造了有益的金融环境。
一、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普惠氛围
(一)多维宣传。一是在活动开始前10天左右,通过广播播报、包片村干通知、进村入户派发传单等手段,加深农户对“普惠金融,整村推进”活动的了解,提升农户关注度。二是制定有针对性的宣传策略,通过在活动现场悬挂横幅、粘贴海报、摆放展架、播放小短片等多种载体,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
(二)多方合作。通过与村“两委”沟通,侧面了解本村基本情况,深入田间地头了解农业生产情况及金融服务需求,为村民提供便捷、高效、全方位的“一站式”金融服务。如:松罗信用社通过与当地粮补代发管理部门配合,合力推进“存折换卡”业务发展;穆阳信用社通过组织村干和优秀村民代表组建小额贷款推介委员会,本着为信用村认真负责的态度向穆阳社推荐优质贷款户,协助穆阳信用社社完成农户小额贷款投放工作并取得良好成效。
(三)突出重点。以宣传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金融防骗知识、反假币知识、惠农产品为重点,积极打破语言障碍,通过运用通俗易懂的方言,向村民普及产品信息和金融知识,深受当地村民欢迎。
二、依托科技支撑,创新服务模式
(一)金融服务送下乡。依托金融流动服务车、移动终端及手持便携PC等硬件支撑,将“流动银行”搬到农户家门口,为农户办理社保卡激活、存折换卡、水电费代扣代缴协议签约、短信银行、银行签约等业务,并向农户宣传小额便民点功能,做到真正为民办实事、办好事。活动开展至今,福安联社共在辖内95个行政村展开“普惠金融,整村推进”活动。据统计,活动期间共办理社保卡激活14746笔,销折8245本,IC卡开卡135户,签约手机银行87户,签约短信银行109户,开通水电费代缴101户,已上门受理并发放贷款177笔,金额567万元,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推动“金融服务不出村”工程建设。
(二)金融知识行万里。福安联社借助多媒体播放设备,采取多媒体演示、播放视频小短片的方式,将金融小课堂搬到农户身边。2015年11月10日,福安联社在溪柄镇楼下村开讲“金融夜校”第一课。正所谓“扶贫先扶智”,借助“金融夜校”有利平台,传递金融知识和致富信息。目前“金融夜校”已开办56期,覆盖全市18个乡镇共46个行政村,直接受益10000余人。通过与农户面对面的沟通,解决农户农业生产资金需求困难,提升农户对农信社的了解和归属感。福安电视台对福安联社“金融夜校”的进行专题报道,在福安市形成较大影响面。
(三)贴心服务在身边。福安联社采取包片领导牵头、网点主任和网点员工配合的“1+1+N”模式,通过对网点员工服务礼仪、金融知识的前期培训,为形成一支专业素养高、精神面貌好的流动服务队伍,为村民发放农信产品宣传单、金融服务宣传手册等,并耐心详细地介绍金融产品及金融知识,全面提升农村地区金融知识水平。
近年来,福安联社坚持不懈地创新服务方式,扩展业务范围,延伸网络渠道,持续推进“普惠金融 整村推进”常态化工作。通过制定《福安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三年业务发展规划》,以发展普惠金融、服务“三农”为己任,积极创新“量体裁衣式”的产品和服务,确保在两年内实现446个行政村的金融服务全覆盖,从而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支持普惠金融发展,满足广大农户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