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我们 > 行社介绍 > 企业文化

“三味”书屋是哪三味?

文章作者:福安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文章发布时间:2018年03月30日

鲁迅先生著名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相信很多人都读过,但是许多人并不了解三味书屋中“三味”的含义。那么,三味书屋里的“三味”指的是哪三“味”呢?

三味书屋是清末绍兴城里著名私塾,鲁迅12岁在这里求学,塾师是寿镜吾老先生。三味书屋,是三长间的小花厅,本是寿家的书房。寿镜吾老先生在此坐馆教书长达六十年。

对于“三味”大概有三种说法:其一是前人对读书感受的一种比喻,“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三种体验合称为“三味”。其二是“三味”出自宋代李淑《邯郸书目》:“诗书味之太羹,史为折俎,子为醯醢,是为三味。”这是把诗书子史等书籍比作佳肴美味,比喻为很好的精神食粮。除上面两种解释之外,也有人认为是借用了佛教语言,“三味”即“三昧”,是梵文samadhi的音译,原指诵读佛经、领悟经义的三重境界:一为“定”,二为“正受”,三为“等持”,意思是说,诵经之前要止息杂念,做到神思安定专注;领悟经义态度必须端正,具有百般恭敬的虔诚;学习过程中要专心致志,保持始终如一的精神。随着佛教思想与汉民族文化的融合,“三昧”逐渐引申为对事物本质精神意义的概括,有“个中三昧”,“得其三昧”等说法,用来比喻领悟学问的精髓。

至于如何理解此三味,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湾坞信用社  谢维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