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行社动态

以“信”助“融”,擘画乡村振兴好“丰”景

文章作者:德化联社02文章发布时间:2025年07月09日

“农信社的贷款就像及时雨,不仅手续简便,利率还低!” 在德化县龙浔镇英山村,淮山种植户老陈凭借 “淮山贷” 顺利解决了加工设备升级的资金难题。作为“金融信用村”,英山村已有583户信用户通过德化农信联社获得便捷融资支持。如今,在金融活水的精准滴灌下,当地淮山特色产业年产值成功突破千万元大关。近年来,为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德化农信联社以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为抓手,通过“党建引领、机制创新、风控筑基”三位一体模式“贷”动乡村振兴好“丰景”。

一是深化党业融合,织密金融“服务网”。“党建+金融”双基联动下,德化农信联社精心选派89名懂农业、熟政策的金融助理常驻全县223个村(社区),推行“5个半天”外拓营销和驻村服务机制,将金融服务的触角延伸至田间地头。同时,与地方党组织双向互派业务骨干,把基层党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乡村振兴等工作有机结合,实现乡村基层治理与金融服务的互促共联。如通过深化与地方政府的涉农信息共享,系统梳理整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名录,打造“党支部+信用社+供销社+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纵向服务模式,并依托党建共建协议调度信贷资源向特色产业链上信用良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倾斜,形成“以信促产、以产兴村”的良性循环。

二是优化评议机制,铺就融资“快车道”。德化农信联社在“乡村振兴·整村(群)精准授信”方案中,针对广大农户等群体采取以村干部、乡贤、老党员等关键人组成的“背靠背”评议机制,通过侧面调查形成对农户等主体的立体信用画像。同时,以“备用金”理念为主要推广抓手,以“快e贷”为主要办理载体,结合“农e贷”“小微贷”等循环贷款实现批量营销普惠金融产品的模式,形成“评议-授信-用信”的闭环管理,如在英山村,金融助理联合村两委组建“信用评议小组”,依托科学严格的“定量+定性”动态信用评定体系,实现全县农户建档覆盖率90.1%,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档评级100%,并量身定制“淮山贷”“生姜贷”“供销·信用贷”等特色产品,让“信用档案”化作“真金白银”,助推地方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是强化风险防控,守牢发展“护城河”。德化农信联社深度应用征信数据,在“金融信用村”大力推广“泉数·两新贷”“商户快贷”等纯信用线上产品,并通过“数据清单筛选+线下实地调查+线上智能风控”构建灵活、全面、有效的风险防控体系,借助“黑白名单分级管理”对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信用状况持续进行动态管理,对在预警期内不达标次数超限,出现非法集资、民间借贷纠纷等失信行为坚决予以信用退出处理,确保信用体系权威性与金融生态健康性,截至6月末,德化农信联社“零不良率”的“金融信用村”占比达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