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乡村沃土,支付赋能振兴
文章作者:德化联社01文章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5日
今年来,德化农信联社始终锚定“农村金融、普惠金融、绿色金融”三大金融主力军定位,以支付服务为纽带深度融入乡村振兴战略,构建起“线上线下融合、产业生态联动”的农村支付服务体系,让金融活水精准滴灌乡村沃土,绘就出一幅支付赋能、产业兴旺、治理有效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普惠网络织密乡村:金融服务触手可及
“以前缴水电费要跑老远,现在在家门口的服务点就能办,太方便了!”这是猛虎村的村民对金融服务变化的真切感受。
长期以来,德化农信联社便依托乡村便利店、卫生所等场所,打造66个普惠金融服务点,集成小额存取款、转账汇款、水电费代缴等基础功能。近年来,创新推出的“福农驿站+普惠金融服务点”模式,更是整合了政务服务、电商物流、民生缴费等资源,让村民享受到“金融+N”一站式服务。自2019年至2025年6月末,普惠金融服务点累计办理业务超16万笔,交易金额达5679.14万元。昔日困扰偏远山区的支付难题,如今已化作“抬脚就能办”的便利,真正打通了金融服务“最后一米”。
产业链上精准滴灌:特色产业焕发新机
德化陶瓷是当地特色支柱产业,如何让支付服务跟上产业转型步伐?德化农信联社以支付为纽带,紧扣陶瓷产业全链条支付需求,打通“支付-融资”闭环。
针对陶瓷产业集群特点,德化农信联社坚持陶瓷产业上游-中游-下游“三端覆盖”,推出“企建贷”“新质贷”“大师贷”等特色产业贷款,联合电商协会推出“福商·电商贷”,助力2882家企业开拓“陶瓷+直播”新业态,授信超13亿元,为企业提供从厂房建设到生产销售的全流程支付支持。茶具城及瓷艺城是德化两大陶瓷特色商街,德化农信联社累计为160家地处商圈的陶瓷商户配备支付二维码,并在茶具城打造云闪付示范商圈,助力传统陶瓷制造业加速向“实体制造+电商销售”一体化转型。从窑炉边的生产车间到直播间的带货现场,金融服务让千年瓷都的“土与火”艺术,在现代支付体系支撑下焕发新活力。
数字赋能激活潜力:消费产业双向发力
“手机一扫就能付款,还有周六满减活动,买东西、卖特产都方便!”在龙南市场经营土特产的王女士,对商户二维码带来的变化赞不绝口。
截至2025年6月末,德化农信联社收单商户10344户,覆盖政府单位、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各类主体,依托网点遍布各乡镇、服务渗透各乡村的金融优势,将线上金融服务延伸至田间地头,为乡村旅游、农产品电商、手工作坊等农村特色产业筑牢支付根基,形成“支付-数据-金融”的生态闭环。同时,支持17家企业的53款陶瓷及农副产品上线福建农信“福农e购”平台,让本地特色产品顺着数字“高速路”走向更广阔的市场,激活农村消费潜力,点燃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从田间地头的便捷支付到产业链上的精准赋能,从乡村支付的效能提升到数字经济的蓬勃兴起,德化农信将持续以福建农信“三个三战略”为指导,深入实施“党建+金融助理+多社融合”发展战略,以支付服务为笔,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继续书写金融助力的生动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