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农信动态

福建农信召开数字化转型赋能高质量发展专题会议

文章作者:省联社办公室文章发布时间:2023年07月31日

7月18日,福建农信数字化转型赋能高质量发展专题会议在福州召开,省农信联社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出席会议,党委书记、理事长李卫民作总结讲话,党委副书记、主任张永良主持会议并作专题部署。省农信联社各部门、办事处,各行社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议指出:

数字化转型既是大势所趋,也是福建农信生存发展之要。从外部看,政策导向聚焦数字化转型趋势明显,经济发展倚重数字化转型趋势明显,居民生活习惯数字化转型趋势明显;从内部看,传统业务模式、财管模式、风控模式、渠道优势面临严峻挑战。

会议要求:

数字化转型知易行难,需直面问题与挑战,要按照“一二三四”要求,走好差异化、特色化的福建农信数字化转型之路。一是围绕一个中心,聚焦“党政所需、农村所缺、农民所盼、农信所能”,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构建“乡村振兴市场共同体”为目标,不断提升农信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专业性,努力提高金融服务质效。二是夯实两大基础,夯实科技基础,以数据赋能为核心,持续完善数据服务体系;以场景协同为抓手,持续提升数字应用能力;以数字基建为底线,持续筑牢数字安全底座。夯实业务基础,内部实现“四变”,外部进行“四融”,打造数字经营体系,完善数字普惠体系,健全数字生态体系,构建数字管理体系,夯实数字风控体系。三是强化三重保障,战略规划保障,落实数字化转型“一把手”工程,培育数字化转型土壤,做好基础平台搭建。强化机制保障,省农信联社提高数字化转型的研发能力,推动省农信联社、各办事处,各行社三级联动;立足地区实际,发挥首创精神。人才队伍保障,加强数字化人才选用、交流和培养。四是避免四类误区,即避免重线上,轻线下;重开发,轻应用;重外力,轻内功;重功能,轻客户四大误区。

会议强调:

福建农信正处在新一轮改革的历史关口和“十四五”爬坡换挡的关键窗口,改革破局的关键一招在于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加快建设“数字福建农信”。

一要高度重视,拥抱变革,重塑思维

要提高政治主动、思维主动、工作主动,抓住先机、抢占发展制高点,勇于面对大行下沉严峻竞争态势带来的迫切挑战。数字化转型是经营理念的变革,面对数字经济时代的新要求,要把握经营理念的“三大转变”,将数字化手段融入自身发展的方方面面;数字化转型是经营逻辑的变革,根据客户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重新梳理客户数据的真实性、有效性,进行精准画像,针对性搭建生态场景获客活客留客;数字化转型是经营方式的变革,做好数字化经营模式转变,用好、用活内外部数据,助力构建“乡村振兴市场共同体”的产业链、价值链、生态链。

二要研究政策,有效对接,主动应对

大兴调查研究,抓住数字福建建设机遇,推动福建农信数字化转型发展。数字化转型要助力解决“农民所盼”,围绕服务实体、服务三农,助力富民兴民。对接“数商兴农”和“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充分发挥乡村振兴主办银行,服务“三农”主力军作用,做好“土特产”这篇文章;数字化转型要解决“党政所需、农村所缺”,主动融入村务政务处理和便民利民服务。充分利用点多面广、覆盖城乡的优势,积极推动“科技+金融+政务”融合,践行“共享和普惠”理念,做好“政+银+企+民”的共同发展;数字化转型要充分发挥“农信所能”,必须深入践行“乡村振兴市场共同体”机制。立足实际,按照互利共赢原则,建立政银村企农融合发展长效机制,积极对接政务建设、数字乡村建设、农业数字建设。

三要因地制宜,守正创新,发挥优势

要转变思路,守正创新,因地制宜,形成农信独有的数字化转型模式。要建立敏捷的研发体系,打造“业务+数据+科技”融合的统筹管理机制,建立科技价值评估转化机制,实现从传统科技支持模式向科技创新模式的转变。要上下联动、横纵结合、多轮驱动,从而进一步释放数据要素潜能,深化核心技术应用,激发数字管理功能。要继续发挥两级法人组织架构的“联动”优势,调动各方积极性,推动行社先行先试。要充分发挥线下网点和福农驿站“触点”优势。通过“线上+线下”庞大的服务网络,推动政银深入融合,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米”。要提高站点,压实责任,做好网络安全管理,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会议还通报了推进福建农信数字化转型前期工作开展情况,南安农商银行、上杭农商银行、古田农信联社汇报了推进数字化转型的探索与实践,与会人员进行了研讨交流,省农信联社科技部对网络安全工作进行了专题部署。

供稿:办公室